(通讯员 万浩天)六月的校园,骊歌轻起,情谊正浓。为深化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厚植感恩情怀,机电工程学院以“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为主题,于六月系统开展毕业季感恩教育主题月系列活动,通过党性教育、学术传承、师生对话、劳动实践等多元形式,为毕业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助力其以昂扬姿态开启人生新征程。
薪火相传:院士“最后一课”寄厚望
6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应邀为学院师生带来题为《坚守伦理底线,勇当时代先锋》的“最后一课”,校党委书记汪伟出席并致辞,他高度肯定涂院士对学校发展的支持与对学子的关怀,并强调“最后一课”既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精神的接力。人生即将迈入新征程,各位毕业生要在涂院士的授课中汲取智慧、汇聚奋进动力,明大德、立大志,担当科技创新复兴重任。
涂善东院士聚焦“底线思维”核心命题,结合工业安全领域实践,深刻阐释“工程之卓越在于产品完整性,更在乎人的品性”的理念,呼吁毕业生以诚信为本、责任为纲,做有品格、有担当的工程从业者。
铸魂强基:党员教育守初心
6月5日上午,学院在教育教学综合楼102报告厅召开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员、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及全体毕业生党员齐聚一堂,以庄重仪式传承初心使命。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彰显忠诚本色。
郑玲莉以“坚守初心 严于律己,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保驾护航引领新征程”为题讲授专题党课,通过回溯党的作风建设历程、梳理中央八项规定实践脉络,引导毕业生在历史纵深中感悟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
共话成长:师生座谈凝共识
六月初,学院在“一站式”社区A3召开2025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院领导班子、辅导员与本研毕业生代表围坐交流,共话成长、共商发展。毕业生们深情回顾大学时光,感恩母校培育,并围绕课程设置、实习就业、升学考研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院长郑小涛认真回应关切,结合自身经历鼓励毕业生调整心态、主动拥抱机遇,在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前行。郑玲莉在总结中表示,希望大家以“格物明理、致知笃行”校训精神为指引,成长为堪当大任的社会栋梁,并承诺母校永远是学子的心灵港湾。
感恩传承:励志资助暖人心
学院第一届“红齿轮”励志奖助学金颁发仪式暨感恩教育大会在教辅七“一站式”学生社区温情举行。学校95级机制校友、武汉工大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丛超先生,学院党委书记郑玲莉,全体辅导员及获奖学生共同参与,以校友情为纽带续写“感恩”篇章。
仪式上,郑玲莉代表学院向魏丛超校友致以诚挚谢意,她指出,“红齿轮”奖助学金的设立不仅是对家庭困难学子的经济援助,更是一份精神激励,旨在引导学生自信自立、全面成长。获奖学生向魏丛超校友献上一束手工编织的花束,以指尖温度传递敬重与感恩,象征“红齿轮”温暖情谊的永续传承。此次活动不仅搭建起校友反哺母校的桥梁,更以“资助-培养-就业”育人闭环,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劳动践行:文明离校树新风
学院“红齿轮”志愿服务队组织毕业生代表与在校生志愿者开展校园环境清理专项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文明离校教育深度融合。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手持扫帚、垃圾钳等工具,对学院责任区内的主干道、绿化带及卫生死角展开集中清理:清扫落叶、捡拾烟头等垃圾、清理地砖缝隙顽固污渍……通过“责任区包干+离校行为规范”机制,引导毕业生从“校园使用者”转变为“文明传承者”,以实际行动为母校留下整洁的告别印记。
从党性淬炼到学术传承,从师生对话到劳动实践,机电工程学院六月毕业季感恩教育主题月活动以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形式,为毕业生注入精神动力、厚植感恩情怀。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离校教育体系建设,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优化育人路径,助力学子在新征程中践行“知恩”之念、勇担“感恩”之行,为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审稿 郑玲莉 谢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