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星)为传承并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将科普实验扎实融入社区志愿服务之中,3月21日,“红齿轮”志愿服务队赴关西社区开展科普志愿活动,由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机电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党员和科创实验室成员组成的“红齿轮”志愿者以“空气号角”趣味科普实验为载体,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科学实践课,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递科学魅力。
“当我们向瓶口吹气时,瓶内空气柱会产生振动,振动频率不同就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活动中,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解“空气振动发声”的科学原理,并引导孩子们利用废弃塑料瓶、吸管和胶带等材料,动手制作能吹响的“空气号角”。通过调整吸管插入瓶身的深度和角度,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空气柱长度与音调变化的关系,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趣味实验。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哨音,越来越多的孩子完成了实验,不少孩子还发挥创意,在瓶身上粘贴彩纸、绘制图案,将科学实验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实验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互帮互助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本次科普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动手实践”的形式,让科学知识走出课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未来,机电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科普实验进社区”品牌建设,结合物理化学常识等主题开发更多寓教于乐的实验课程,让雷锋精神与科学精神在基层服务中交相辉映,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更多新势能。(审稿 郑玲莉 谢姗姗)